近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作出了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裁决,宣布拜登政府于2022年6月6日颁布的太阳能关税暂停令违反法律规定。这项原本将持续至2024年6月6日的政策,旨在对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免除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然而法院的最新判决不仅认定该政策无效,还要求对过去两年进口的相关产品追溯征收约540亿美元的关税,这一决定在太阳能行业引发强烈震动。
事件的起因可追溯至2022年初。当时以Auxin Solar为代表的美国本土太阳能制造商向商务部提出申诉,指控中国企业通过在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的方式,规避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的高额关税。经过长达16个月的深入调查,商务部最终在2023年8月18日确认,多家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工厂主要使用来自中国的核心部件进行简单组装后出口美国,确实存在规避关税的行为。尽管拜登政府出于平衡本土制造业发展和清洁能源转型的考虑颁布了暂停令,但这一政策遭到本土制造商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导致市场被低价进口产品充斥,严重损害了本土产业的利益。
2025年8月22日,首席法官Timothy C. Stanceu在案件编号2025-ITC-0287的判决中支持了原告方Auxin Solar和Concept Clean Energy等企业的诉求。这些企业获得了美国繁荣联盟的支持,他们成功论证了暂停令违反贸易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判决,美国海关将向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进口的相关产品追缴关税。据繁荣联盟估算,部分产品的关税可能高达产品价值的两倍以上,这对已签订长期固定电价协议的太阳能项目将造成严重冲击,可能导致原本盈利的项目转为亏损。
展开剩余73%数据显示,在这两年间,美国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建立的生产基地主要从中国进口硅片等核心材料,在当地完成组装后出口美国。商务部的调查发现,某些越南工厂使用的中国硅材料比例高达89%,远超40%的原产地标准。这一判决意味着美国海关将立即启动关税追缴程序,预计将给进口商带来巨大财务压力。业内专家警告,此举可能导致供应链混乱,延缓项目开发进度,进而影响美国在2035年实现电力系统脱碳的目标。
被告方包括美国清洁能源协会、比亚迪、阿特斯太阳能等多家知名企业,他们此前都从暂停令中获益。虽然这些企业仍可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上诉,或寻求政治途径解决,但关税追缴程序已经启动。美国繁荣联盟将此次判决视为重大胜利,强调低价竞争策略终将扰乱市场秩序。
美国对光伏产品的关税争端由来已久。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到特朗普政府加征201条款关税,再到拜登政府延续这一政策。2024年4月,美国又对东南亚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实施最高达3521%的惩罚性关税。其中柬埔寨产品因企业不配合调查面临超过3500%的关税,而晶科太阳能和天合光能在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产品也分别面临41.56%和375.19%的关税。
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重要转口基地。2023年美国从该地区进口的太阳能产品价值超过100亿美元,占据市场主要份额。但在高关税威胁下,进口商开始转向老挝、印尼等其他地区。由韩华Qcells和First Solar等本土企业组成的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委员会在2024年4月提交请愿书,指控中国企业通过政府补贴在东南亚进行倾销,使本土企业难以竞争。
商务部2023年8月的最终调查确认,东南亚四国的八家中国企业中,有五家存在规避行为。虽然暂停令为进口商争取了调整供应链的时间,但法院的最新判决填补了这一政策空窗期。太阳能产业协会警告称,加征关税将损害依赖进口电池的美国组件制造商,推高其生产成本并阻碍产能扩张。
目前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组件产能已达50GW,电池片45GW,硅片27GW,占据当地市场半壁江山。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光伏制造占比超过80%,在多晶硅硅片领域更高达95%。相比之下,美国本土产能仅为7.5GW,严重依赖进口。暂停令原本旨在保障低价供应以推动能源转型,但本土企业认为这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判决公布后,供应链面临重大调整,部分企业正考虑将产能转移至印尼、老挝等不受影响的国家。
自其上任以来,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持续加码。2025年提出的对等关税提案虽需90天缓冲期,但已引发广泛关注。尽管法院曾裁定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政策越权,但上诉法院的暂缓执行令使得相关措施得以延续。在光伏领域,美国通过201条款、301条款和规避调查等多重手段层层加码。虽然中国企业通过东南亚维持了对美出口,但此次540亿美元的关税追缴将有效堵住政策漏洞。本土制造业虽因此获得喘息之机,但整体能源转型进程可能因此放缓。
行业组织普遍担忧,关税追缴将导致项目延期、成本上升,进而影响脱碳进程。进口商可能通过外国贸易区或保税仓库延缓缴税,或为特殊产品申请豁免。虽然转向本土或其他国家产品是可行方案,但价格劣势明显。这一判决开创了重要先例,增加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光伏供应链将面临新一轮调整。美国虽意图保护本土产业,但由于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短期内实现完全脱钩仍面临巨大挑战。
发布于:天津市同创优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